為期一周的首爾國際大家鋼琴節于2025年6月19日在首爾藝術中心開幕,韓國首爾、國民、韓世、中央、世宗等多所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師生,中日韓藝術交流中心、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韓國大學教育協會、韓國高校藝術聯盟等單位相關領導、專家1000多人參加了開幕典禮和演出觀摩。
中國鋼琴家曹野川應邀在開幕式當天晚上首爾時間20:00第二個節目上場,以“傾聽挪威的聲音——愛德華·格里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世界最經典鋼琴協奏曲”的欣賞課形式,邀請來自韓國的旅美鋼琴博士劉清斌擔任“伴奏”,聯袂完成了精彩的“雙鋼”協奏,用長達40分鐘時間先后演奏了《a小調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很有節制的快板;第二樂章:柔板;第三樂章:非常節制與清晰的快板-莊嚴的行板。
曹野川,著名旅德青年鋼琴家,鋼琴演奏博士。先后畢業于德國柏林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專業,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表演理論專業,分別師從德國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教授Sabina-sava,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范曉峰;在音樂表演學術研究課題上得到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音樂學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韓鐘恩的精心指導;在鋼琴演奏學術和教學研究上收獲滿滿,有《“對話”與演繹——音樂表演的情感關系問題研究》《淺談對音樂批評的一些自我認識》《淺析音樂表演中的作品詮釋與批評》《淺談音樂表演如何體現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淺談鋼琴演奏技法的時代性變化》《淺談良好的心理素質對鋼琴演奏表現力的影響化》等見解獨特的學術論文發表于全國著名音樂理論期刊。
世界著名鋼琴家、韓世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國教育改革委員會音樂專委會委員林美靜演出期間給予曹野川親切指導和鼓勵。
在演奏實踐上也是成績非凡。他是第二屆國際華人藝術大賽鋼琴獨奏總決賽銀獎得主、“史坦威皇冠珠寶鋼琴國際巡展活動”與郎朗同臺演奏者、第三屆“中國十大公益將軍部長”電視頒獎晚會指定彈奏頒獎音樂者,第十屆央視錄播的世界海洋日暨“2016年度中國十大海洋人物頒獎儀式”開幕序曲演奏者。從2016年至2023年,在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指導下,連續七年成功舉辦“歲月留聲”曹野川新年鋼琴音樂會并成為南京地區公益演出的一張經典名片,成功出版“歲月留聲”鋼琴演奏專輯光盤,在全國成功發行上市。
2019年1月,他應邀參加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湖北等長江流域13省市衛視春晚展播演出。2023年、2024年4月23日,連續兩年應邀參加央視著名主持人、朗誦藝術家組織的“和你一起讀世界”朗誦音樂會,擔任音樂策劃并擔任陳鐸、張悅、歐陽夏丹等著名主持人、藝術家朗誦節目音樂現場演奏。先后于2023年、2024年擔任第7、8屆德國漢堡國際鋼琴大賽,第10、11屆亞洲藝術節(中日韓)青少年音樂大賽中國決賽江蘇賽區的組委會主任、評委總監。
《a小調鋼琴協奏曲》是挪威浪漫主義、民族樂派的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1868年他25歲時創作的,是他唯一的一部鋼琴協奏曲,也是繼肖邦與舒曼的抒情鋼琴協奏曲后,又一部經典的“世界最受歡迎的協奏曲作品之一”的抒情鋼琴協奏曲作品;作品采用傳統協奏曲框架,兼具古典形式與民族特色,成為挪威文化象征的“挪威民族樂派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全曲分為三個樂章,展現了宏偉的自然景觀、詩意抒情和民間舞蹈場景,成功融合了浪漫主義抒情性與北歐民間音樂元素。
曹野川是一位具有10多年演出“實戰經驗”且在藝術上祈求完美的優秀鋼琴家,他在樂曲中充分發揮鋼琴演奏“個體悟性”,努力靠近李斯特演奏風格,繼承傳統協奏曲的基本結構形式,同時又融入浪漫主義音樂個性化的內涵,讓作品在快、慢、快的三個樂章中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又多彩多姿的風格,使得三個樂章恰好展現了三種不同的畫面:宏偉壯麗的“風景畫”、柔美抒情、幻想般的“田園詩”、清晰明快的“民謠風”。在鋼琴技巧上則效仿肖邦演奏個性,在“雙鋼協奏”中用新奇的和弦、清純的旋律努力讓協奏曲煥發新的生機,洋溢出嶄新的青春活力。整體演出仿佛在構畫北歐大自然中蒼茫的群山和茂密的森林所孕育出來的清麗脫俗、色澤濃郁的“斯堪第納維亞情調”。
在作品的第一樂章中,他情感慷慨激昂,以排山倒海之勢奏出一個輝煌的急劇下行樂句,給人以強烈的震撼,仿佛把人帶進了層巒疊嶂、懸崖峭壁的挪威的森林。協奏華彩樂段樂章的高潮部分是鋼琴的華彩樂段,他則利用節奏和力度讓主部主題在滾滾波濤般的琶音背景下流露出來。在第二樂章的朦朧夢幻般的悲歌氣氛中,他將鋼琴扮演成從烏云密布的空隙間投下的一束光,讓夢幻朦朧出甜美纏綿,讓悲情醒悟成清新、靜謐。第三樂章以熱烈的歡騰氣氛突出表現了浪漫主義技法:他在挪威民謠和森林、流水對話的協奏下,讓鋼琴技術突出表達,和弦密集堆砌、快速琶音與八度跳躍,讓樂曲尾聲旋律長短短長,音色明亮高亢,情緒飽滿激昂,氣勢雄壯磅礴。
演出結束后,獲得中韓鋼琴專家一致好評,認為曹野川是炫耀高超技巧實力派鋼琴家,鋼琴的藝術表現力通過他高難度演奏被淋漓盡致地發掘出來。協奏曲全程先后交替出現八度、和弦、雙音、琶音、快速華彩經過句、震音與顫音、托卡塔式的兩手交叉、遠距離跳躍、刮鍵、重復音等教學示范演奏。效仿李斯特、肖邦鋼琴教學方法,交替運用從指、腕、肘、臂、腰乃至全身的力量,并用現代音樂元素融入到古典鋼琴的演奏中,以魔幻旋律與炫熠的節奏感,在多變速度中,讓觀眾在旋律與和聲中懂風、聽雨、看云、賞湖、閱日,給中韓音樂藝術交流寫下精彩的一頁。
世界著名鋼琴家、韓世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國教育改革委員會音樂專業委員會委員林美靜評價曹野川稱,在高難度的第一樂章華彩段,曹野川做好了平衡力度爆發與音色完美控制,讓左手和弦始終保持清晰層次;在第三樂章快速跳音與復節奏段落中能夠保持精準觸鍵與節奏穩定性。她說,“對于一首單篇40分鐘的超長且高難度協奏曲,不經過千錘百煉的苦練,是根本到達不了相對完美的演奏境界。”
(文/陳奕笑 圖/張芷瑤 )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