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激情燃燒的歲月》《青衣》《我的法蘭西歲月》《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推拿》《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等作品的康洪雷導演,是觀眾心目中的品質保證。康洪雷曾多次參與白玉蘭獎角逐,也做過幾次評委。此次來到上海電視節擔任白玉蘭獎評委,采訪中他對記者表示,會秉持導演對于好演員的選拔標準。
坐地鐵默默觀察,
講好故事要適應變化
好劇耐嚼,至今《士兵突擊》在社交媒體上仍有年輕受眾群。對此,康洪雷表示,自己會在小紅書上刷到這部劇的片段,“彈幕里發現好多年輕人跟我想的一樣,我就覺得你這個事兒沒白干,不是隨著時間的長河泥牛入海,你作為一個創作者能不感到欣慰嗎?算了,別退休了,再干一部吧。”但他透露不會把《士兵突擊》拍成短劇,“因為我該表達的,都已經在劇里表達了。”
當下如何適應時代發展,講好故事讓觀眾有閱片的欲望,康洪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事實上采訪中你會發現,康導雖然“硬漢”作品不少,把男人戲拍得酣暢淋漓,卻對女性題材保持探討。“我希望多去了解,我連女兒都不懂。”從他的觀察來看,女性題材非常難,但打動人心的并不多。而像畢飛宇這樣作家的女性寫作已經入木三分,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很好的源頭活水,影視創作對這些資源的開掘還不夠。康洪雷認為,不管生活節奏快還是慢,人們接受短視頻、不愛看長視頻,其實故事本身的結構呈現會影響人們的審美口味。
經常在坐地鐵的時候,康洪雷帶著一個創作者的敏感,默默觀察大家用手機買東西、打游戲、看豎屏短劇。“都說現在年輕人不愛看長劇,甚至有人說長劇已經行將滅亡,大家大量刷短劇、短視頻,我覺得這都很正常。當下大家對很多事情應接不暇,少了從容多了焦慮。”在康導看來,不管做什么類型的劇集,觀照受眾群體,必須要不斷學習。
“在這樣一個節奏下,你如何表述你的故事,講你的人物關系,講兩個人的這樣的初次見面?如果你還娓娓道來,人女孩站起來走了,必須在幾分鐘內,讓別人大致有點了解。”康洪雷說,社會在前進,由此我們的情緒、審美和具體訴求都起了變化,創作者要去適應這一變化。
寶強來電說“別為難”
當評委有自己的標準
在評委見面會上,康洪雷被問及如何看待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作品中,導演與演員的互相配合,他“調皮”更正一下,“我不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導演,我是一個青年導演。我有限的實踐來看,我們和演員,我們的關系是相愛相殺、相殺相愛,我們在一起為一件事情可以吵得天翻地覆,我們也為一個事情最后走向一個公認的比較唯一而感到欣喜和流連忘返。其實我們在一塊工作,既是戰友,甚至有的時候有那種暗暗的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我覺得這一切都是為了把一部作品、把一個故事講的更加精彩,講的更加令觀眾為我們暗暗叫絕。”
曾與康導合作過《士兵突擊》等劇的演員王寶強,此次憑借《棋士》入圍最佳男主角,康導透露此前接到了寶強的電話,“寶強說我永遠支持你,電話里感覺他喝了點小酒,他啥也沒說,不讓我為難。其實我一點也不為難,因為我有自己的標準。”
追問標準,康導表示,“我經常在片場跟演員交流,我喜歡站在攝影機邊上,現在攝影機解析度很強大,可以近距離看演員微妙的變化,讓我做演員的輔助者,幫助他們向人物的最高級狀態前行。這次當評委,我們也用這樣的方法為廣大觀眾把關,好就是好。”
在康導眼中,寶強在進步,但人沒變,還是“充滿卑微和禮貌,現在也是這樣,對每個人可好”。但康洪雷對于王寶強的演戲天賦給予肯定。“他不是科班出身,但演繹人物反差巨大,絕對是創作,有生活來源,我希望這樣的演員能讓中國影視更上一層樓。”
當下影視劇拍攝和播出受到演員“爆雷”等各種因素影響,康洪雷表示,“影視行業都是真金白銀在拼殺,所以我很理解,為什么演員輿情成為重中之重,過去定下男女主演就可以,現在一號到八號都要定,投資安全、播出安全都是重點。”這同時也給藝術創作帶來挑戰,他表示,“做好了也很有成就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視頻 周嘉楠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