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是醫院的“前沿陣地”,來就診的都是危重和特殊病人,這里永不熄燈、24小時為生命護航。走進急診科,每一位醫務人員始終以專業的技術和高度的責任心,年復一年地堅守在搶救室、病床旁,用奉獻履行白衣天使的職責使命,守護孩子的健康。
“火眼金睛” 快速識別危重病情
“患兒面色蒼白,全身多處損傷,瞳孔對光反射遲鈍,生命體征不穩定!”120救護擔架的車輪聲、搶救室內監護儀的警報聲與醫護的指令聲交織,醫護團隊在分秒必爭中與死神賽跑,氣管插管、心肺復蘇、開通綠色通道、組織多學科會診……隨后將患兒護送至重癥監護室繼續治療。另一邊,觀察室一名心肌炎患兒病情加重,大家再次展開忙而不亂、緊張有序的搶救工作......急診患者中,不乏各類溺水、驚厥、誤服、胸悶、外傷等危重患兒,尤其是面對兒童嚴重顱腦外傷、創傷性休克、暴發性心肌炎、中毒、壞死性腦病等涉及多系統損害、救治難度大的急危重癥病例時,如何憑著“火眼金睛”和專業技術快速識別并給予及時救治,成為急診科最重要的技能之一?!皨胗變簾o法用語言表達不適,從患兒初診開始,醫護人員需要層層抽絲剝繭,直至最后的轉歸。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兒科疾病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急診科副主任諸澎偉解釋道。
全力以赴 年急診量同比增長
作為無錫市臨床重點專科,急診醫學科下設PICU、急診搶救室、觀察室、輸液室,是集急診搶救、危重癥診治為一體的兒童危急重癥診療中心,承擔著無錫及周邊地區大部分危重癥兒童的救治工作。2024年急診總量19.9萬人次,其中危重搶救人數4209人次,PICU收治危重病人總數337人次。每逢節假日,意外傷害患兒數量顯著增加。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的手機始終保持24小時暢通,確保隨叫隨到。他們堅守一線,默默奉獻,常常在8小時內顧不上喝一口水、吃一頓飯,這樣的高強度工作已成為常態。然而,每當想到能夠守護孩子們的健康,大家便覺得所有的辛苦與疲憊都化作了值得,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使命感。
??七M學校社區 普及急救技能
與兒童??漆t院相比,很多基層醫院對兒科病種的初診能力提升很重要。兒童醫院急診科進社區、進學校等下基層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普及急救知識、提升應急救護能力。近五年來,共計服務1500多人。
近年來,校園安全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兒童青少年的自我防護能力相對較弱,對身邊潛在危害的認知度不足,相較于成人更容易發生意外傷害。為提升兒童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急診科醫護團隊積極行動,近三年來深入多所學校,開展一系列急救技能培訓活動。醫護團隊圍繞如何預防運動傷害、常見外科急癥的處理、心肺復蘇等救護知識展開講解,詳細介紹心肺復蘇操作要點、AED使用方法、骨折初步固定等關鍵技能,并通過情景演練的方式,為在校師生進行一對一指導。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師生對急救知識的理解,還增強了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此外,醫護團隊還走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無錫市衛生適宜技術:兒童四人組心肺復蘇搶救技術的推廣活動,累計100余名基層醫療技術人員參與培訓。通過理論講解、現場演示和模擬操作,學員們熟練掌握了該技術要點,顯著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對兒童心臟驟停的應急處置能力,為兒童生命健康筑牢了基層防線。
在急癥科,每一個決策、每一次操作都關乎生死,容不得絲毫懈怠。面對生死一線的患兒,急診醫護團隊全力以赴,用專業和信念為他們爭取生的希望。未來,兒醫急診人將繼續優化管理流程,提升救治水平,用堅守和努力守護兒童健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季娜娜
校對 朱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