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學就接觸足球了!”
“就在徐州,
我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踢足球了。”
......
日前,在蘇超徐州隊隊員的采訪中,不少隊員表示青訓對自己足球生涯的影響很大。
2個國家級足球特色縣(市、區),3個省級足球特色縣(市、區),305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徐州,“足球從娃娃抓起”不僅是一句口號。
搖籃足球之花遍地開
在徐州市解放路小學操場上,時常有各年級的小球員,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傳球、運球、顛球、射門等基礎訓練。
作為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徐州市解放路小學自上世紀60年代便深耕足球育人,以“無體育不解放”為核心理念,構建“金字塔”式人才梯隊,每班每周開設至少1節足球課并開發特色課程,結合延時服務開展專業訓練,年均組織超百場賽事。
這只是徐州各大足球特色學校的一個縮影。在徐州的305所足球特色學校里,有的依托專業教練團隊打造精英梯隊,有的以“班級聯賽”推動全員參與,有的通過跨區域賽事拓寬視野……校園足球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體育教育領域變革中的亮點。
也正是有了這種全市上下聯動、學校各展所長的努力,足球的種子才能在徐州的校園土壤中開出遍地絢爛的足球之花。
關鍵專業引領助成長
在校園足球的發展進程中,專業師資力量恰似綠茵根系脈絡,為青少年足球源源不斷地輸送養分。
一直以來,徐州不斷加強縣(市、區)足球后備人才梯隊建設,將師資建設深度融入體教融合戰略框架,以“5621”計劃為抓手構建起覆蓋全鏈條的培養機制。
如今,在市體育局與教育局的協同推進下,“走出去+請進來”的雙輪驅動模式已形成常態化運作。
“去年我們組織了多期專題培訓,覆蓋了大部分足球特色學校相關教師。”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培訓包含了校長管理干部的戰略思維培訓、教練員的運動生理、生物力學等六大核心學科研修,甚至延伸至幼兒足球教師的游戲化教學專項培訓。
另一方面,徐州正打破地域界限引入“智力活水”,多渠道聘請省內外高水平足球教練員來徐帶隊指導,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努力提高全市足球學訓水平。
“我們把足球訓練改編成游戲闖關,學生能在趣味挑戰中掌握基礎技能。”6月13日,在徐州市漢景小學,夏雪教練在課間操時演示了繞桿游戲,將專業訓練童趣化。
夏雪是亞足聯C級教練,他帶領4名專職教師組成了足球教練團隊,其中既有率隊斬獲“市長杯”冠軍的李夢瑤,也有獲得青少年體適能認證的牟祖玉。
從市級培訓體系的系統構建到學校教練團隊的賦能,“專業引領”正撬動徐州校園足球從規模普及邁向質量提升。全市已有多所足球特色學校構建“趣味教學-技能進階-賽事實戰”的三級課程體系。
歷練夢想舞臺展風采
如果說“普及”為徐州校園足球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專業引領”為其提供了成長的養分,那么層次分明、銜接有序的賽事體系,則是讓這顆種子茁壯“成才”的關鍵舞臺。
在這個舞臺上,從班級到區域、從校內到校外、從興趣到競技,不同級別的賽事,讓他們在真刀真槍的較量中歷練、成長、嶄露鋒芒。
在徐州市津浦西路小學門口,一位父親看著剛結束訓練、滿臉興奮的孩子說:“孩子班級之間就有聯賽,踢得熱火朝天。現在小家伙勁頭十足,就想著好好練,以后能代表學校去打‘市長杯’。”
“已連續成功舉辦10屆的‘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每年都吸引超過80支隊伍、1700余名小球員踏上綠茵場。”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長杯”早已超越了單純競技的范疇,成為徐州少年展示風采、追逐夢想的特色舞臺。
下一步,徐州將通過暢通人才成長通道、以科技賦能訓練管理等持續深耕校園足球。同時,全力構建覆蓋全年齡段、輻射蘇皖魯豫省際交界地區的多元賽事矩陣,擦亮“徐州足球”品牌,讓更多青少年接觸足球、享受足球、受益足球。
文字 | 李小委 李莎莎
圖片 | 白雪 徐州市解放路小學
編輯 | 徐老大 泰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