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多個部門一起上門檢查,出現標準不一致的問題現場就能協調解決,既精準高效,又減輕了企業負擔。” 近日,溧陽一家新能源企業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當地營商環境優化的新成效。
精準聚焦涉企檢查過多過濫這一企業痛點,溧陽市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指引,深入檢視涉企執法領域作風問題。溧陽市紀委監委通過剖析違紀違法案件,精準梳理出“心血來潮式”“擠牙膏式”多頭執法等六大擾企情形。在溧陽全市13家企業設立基層減負動態監測點,使企業迎檢負擔清晰可見;同時建立涉企問題線索“綠色通道”,運用“室組地”聯動監督機制,著力解決執法不公、自由裁量權濫用等問題,為政商交往劃出清爽邊界,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主業。
為根治痼疾,溧陽推動出臺《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實施方案》,打出制度“組合拳”:設立“企業安靜日”、建立“白名單”機制,為執法行為劃定“硬約束”;科學編制檢查清單,堅決取締徒增負擔的形式化檢查。同時大力推進監管智能化,打造“互聯網+監管”閉環體系;涉企檢查備案系統實現“上云”管理,使每一次入企檢查都有跡可循、全程透明。
最具突破性的是推行“綜合查一次”模式,通過多部門協同和檢查預告機制,溧陽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這種與合規指引有機融合的執法新方式,最大限度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
從被動應付到主動規范、從多頭干擾到一次到位,溧陽在涉企服務領域動真碰硬,將作風建設成效轉化為營商環境的硬支撐。更加高效規范的涉企執法,不僅顯著降低了制度交易成本,更以親清政商關系為基,在政府與企業間架起高效溝通的橋梁,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來源:常州市新聞傳媒中心
記者:郟燕波
通訊員: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