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際綠色建筑聯盟在揚州舉辦“名家話綠建”第十二期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圍繞“建設改善型住宅,共筑宜居新未來”主題交流探討,助力住宅品質提升,充分發(fā)揮專家智慧力量。
活動現場
據介紹,該活動由國際綠色建筑聯盟主辦,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科技發(fā)展中心、恒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記者了解到,2017年,在省住建廳指導下,廳科技發(fā)展中心、省建科院發(fā)起成立國際綠色建筑聯盟,為綠色低碳研究、交流與合作搭建國內外交流合作平臺,為高質量城鄉(xiāng)建設提供決策參考。為更好推動“雙碳”背景下城鄉(xiāng)建設綠色發(fā)展,聯盟聯合省住建廳、省外事辦、中國建筑學會,以及相關科研機構、國內外知名企業(yè),搭建“名家話綠建”交流平臺,圍繞綠色發(fā)展專題開展交流。
國際綠色建筑聯盟主席,東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教授繆昌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周燕珉;恒通建設集團董事長陳有川;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院董事長董文俊;南京城鎮(zhèn)建筑設計院董事長、首席總建筑師肖魯江;金基集團副總裁、產品負責人嚴海明等進行交流探討。活動由江蘇省政府參事室特聘專家、國際綠色建筑聯盟執(zhí)行主席、省建筑與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劉大威主持。
揚州市住建局局長徐安朝致辭表示,揚州始終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城鄉(xiāng)建設全過程,創(chuàng)新實施綠色建筑星級標識管理,全市新建民用建筑100%執(zhí)行綠色標準,累計建成綠色建筑超千萬平米,培育了以恒通為代表的一大批建筑領軍企業(yè)。一系列高品質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相繼落成,恒通AI科技大廈為全省第二個通過新標認證的三星級綠色建筑。
現場,周燕珉教授做《居住空間現狀問題與設計理念》報告,詳細解析了未來住宅在標準化引領、精細化設計、全年齡段友好等層面發(fā)展的趨勢與理念。繆昌文院士介紹了團隊發(fā)布的全球首創(chuàng)的仿生自發(fā)電-儲能混凝土,該混凝土不僅能發(fā)電,還能作為“電池”儲能,為人類綠色智能生活開辟無限可能。作為《江蘇省改善型住宅設計與建造導則》的主要起草人,董文俊分享了改善型住宅的設計內涵與理念核心,以及在推動住宅品質提升方面可以做的工作。一直關注建筑適老化設計的肖魯江老師,從老年人需求的視角,談了改善型住宅應該具備的特征,分享國外居住建筑設計值得借鑒的地方。嚴海明則在將改善型住宅的先進設計理念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優(yōu)勢,以滿足市場對高品質住宅的需求上,談了自己的見解。
恒通建設集團董事長陳有川說,改善型住宅就是“好房子”,投資人、建設者要負責任、有愛心。“好房子”應該從設計源頭抓起,結構安全合理,方便業(yè)主布局,節(jié)約生活成本,景觀綠化配套好,業(yè)主在室內室外都能享受健康樂居生活。施工工藝上,要發(fā)揮工匠“笨功夫”精神,做到不滲、不漏、不開裂,“我們已經投資、建設近百個小區(qū),1000多萬平米。我們投資、建設、運維服務管理已20多年,運用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是我們節(jié)能減排的名片,我們在揚州第一家采用地源熱泵系統,全年使用費用比北方一季還便宜。”通訊員 楊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校對 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