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6月26日電 題:渤海灣畔共話未來:夏季達沃斯里的天津動能
中新網記者 楊子煬 周亞強 王君妍
仲夏的渤海之濱,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的太陽能電池板正將熾熱陽光轉化為清潔電能。這座剛剛完成綠證交易、實現100%綠電運行的現代場館,以通透的自然采光化身巨型綠色對話空間。“這里本身就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踐行。”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會議運營總監塞維林贊嘆道。
6月24日至26日,這座場館匯聚了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余名全球精英,在“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主題下,以“解讀全球經濟”“中國展望”“劇變中的產業”“投資人類與地球”“新能源與材料”五大議題探尋世界經濟新航向。
硬科技亮相:津門智造閃耀思想盛宴
步入場館,“未來感”撲面而來:云圣智能的“寶蓮燈”變身無人機“補給站”與“百寶箱”,落戶天津7年的企業已帶動產業鏈聚集,正邁向年產萬套的無人機產能;瀚海星云的3D全息成像讓“天津之眼”懸浮半空,這項從天開園孵化起步的技術已走進頂尖高校實驗室;非侵入式腦機交互設備腦電識別精度達國際領先水平,實時驅動著康復外骨骼演示。
這些“津產硬科技”并非展品,而是天津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縮影。“過去創新區多以經濟開發區形態存在。”2025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籌備辦中方議題研究牽頭人龔克表示,“調研發現,國內部分城市創新區不僅是生產基地,即便物理空間有限,也能借助人工智能、云服務等技術拓展無限發展空間,匯聚創新要素,形成新增長點。”龔克稱,團隊希望將這一實踐智慧,通過達沃斯平臺傳遞世界。
AI賦能:中國方案重塑產業基因
中國議題融入世界議程的背后,是中外團隊十余年磨合的深耕。從2014年“中國提升價值鏈”到2025年“中國展望”支柱議題,天津等主辦城市的努力,讓夏季達沃斯上的中國分量日益凸顯。
2007年首屆夏季達沃斯在大連舉辦時,中國更多是“傾聽者”。18年后的天津,已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深度參與者。本屆論壇上,天津提出的“城市新引擎—新型創新區”與“解讀中國AI發展路徑”兩場分論壇議題,被正式納入全球議程。
“中國或許已找到重啟世界經濟增長的鑰匙——‘人工智能+’。”2025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籌備辦中方議題研究首席專家劉剛指出。論壇議程中,“AI助力工廠轉型升級”“生成式AI加速臨床研發”等話題高頻出現,揭示AI對生產力的革命性重塑。
在天津大眾車間里,搭載“千里眼”“超級大腦”的機械臂聽懂指令精準抓取;菲特檢測的AI系統1分鐘內即可完成數字孿生仿真,避免產線中斷。AI不僅賦能新興領域,更為傳統工業注入躍遷之力——新材料研發效率可因此提升百倍乃至千倍。
“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加強全球合作,不能搞脫鉤斷鏈。”龔克說,中國在2023年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呼吁共同促進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發展,“希望通過本屆論壇的交流可以進一步加深國際合作”。
企業家精神:開放基因激活全球合作
“我們從不停步閉門造車,而是以開放創新重塑全球競爭規則。”論壇期間,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的觀點激起回響。這家在70余國建立柔性供應鏈的企業,與海鷗表業、TCL等津企共同詮釋著新時代企業家精神——TCL創始人李東生盛贊天津營商環境:“各級政府積極回應企業需求”,十余年累計在津投資超200億元;賽力斯將綠色理念融入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愛思達航天以300余項專利助力商業火箭減重25%……創新、責任與開放,正通過渤海灣畔的對話,匯入全球發展洪流。
“中國市場規模龐大、產業體系完備,我們對在華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向記者表示,霍尼韋爾正將創新的綠色航空技術與中國市場深度融合,推動中國“低碳飛行”時代的到來。
“10多年來,夏季達沃斯論壇將世界的先進觀念引入天津,增強了開放發展的城市形象,也讓外商透過渤海之濱發現中國市場蘊藏著無限可能。”龔克如是說。
世界窗口:渤海潮涌新質生產力
與達沃斯結伴,與新領軍者同行。天津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始終走在對外開放和創新發展前沿。從世界看天津,無疑也是國際嘉賓深入了解中國發展的一扇窗。
近年來,天津在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擴大開放等領域不斷發力,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1%,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2%;全市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8%……特別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天津的含“新”量持續攀升、含“科”量顯著增強、含“金”量穩步擴大、含“綠”量有效提高。
作為深度融入天津產業發展的全球化企業代表,海爾集團不斷在天津加碼布局。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表示,海爾天津工廠不僅是全球25家“可持續燈塔工廠”之一,更是連接創新與制造的重要平臺。他希望借助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依托天津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產業基礎,加強與全球用戶的交流合作,推動更多資源在津集聚。“未來,我們希望把天津基地打造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核心節點,并輻射到全球。”
“天津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與各方深入開展合作、雙向奔赴,希望把論壇帶來的創新理念和發展共識轉化為合作共贏的累累碩果。”天津市副市長李文海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