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5月27日訊(記者 閆春旭)“元濤,爸爸媽媽終于找到你了!”今日上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內,一場跨越26年的重逢讓在場所有人淚目。張少榮夫婦與兒子再次團聚,一家相擁痛哭。26年前,年僅3歲的貴州桐梓縣人張元濤在自家院壩玩耍,短短十分鐘后失蹤了,疑似被拐。去年,網友章小龍(化名)向四川綿陽公安胡祥雨工作室求助,希望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綿陽警方與桐梓警方跨省協作,通過DNA比對技術,確認章小龍就是失蹤的張元濤,讓這個破碎家庭終獲團圓。
58歲的張少榮是貴州遵義的一名普通農民。1996年農歷二月十五,他的小兒子張元濤出生,為家庭增添了更多喜悅。雖然家里條件不好,但元濤和哥哥從小就乖巧懂事。看著兩個孩子一天天健康長大,夫妻倆心里總是暖暖的。
1999年農歷四月初五,正值農忙時節。那天清晨,張少榮和妻子像往常一樣下地干活,把3歲的元濤托付給奶奶照看。臨近中午時,奶奶像往常一樣讓元濤在院子里玩耍,自己上樓去取晾曬的土豆。誰能想到,就是這短短的十分鐘,竟成了一家人永遠的痛。
“元濤!元濤!”奶奶焦急地呼喊聲在院子里回蕩。起初她以為孩子只是貪玩跑遠了,或是摔倒在哪個角落。她找遍了房前屋后,翻遍了竹林田埂,可哪里還有孩子的蹤影?當奶奶跌跌撞撞跑到地里告訴我們這個消息時,妻子當場癱坐在地上,張少榮也覺得天旋地轉。他們立即叫上全村人幫忙尋找,可直到太陽西沉,依然杳無音信。那一刻,一家人不得不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孩子可能被人拐走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張少榮就趕到了派出所報案。警方很快鎖定了一個鄰居作為嫌疑人,但由于缺乏確鑿證據,最終只能將其釋放。在派出所,張少榮毫不猶豫地采血,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都要找到兒子。
從此,尋找兒子成為張少榮生活的一部分。一晃26年過去,元濤的模樣在張少榮心里從未模糊,他幼時的笑容、天真的話語,時常在夢中浮現。無數個夜晚,張少榮和妻子想著兒子默默流淚,在心里一遍遍地說:“兒子,爸爸媽媽一定會找到你。”
2024年8月的一天,張少榮接到了綿陽胡祥雨警官的電話,當聽到“DNA 比對成功”這幾個時,他的手抖得幾乎拿不住電話。胡警發來孩子的照片,看著那張與哥哥極為相似的臉龐,張少榮的淚水奪眶而出。26年的等待,九千多個日夜的煎熬,在這一刻終于化作了喜悅的淚水。
原來2024年6月,37歲的章小龍向綿陽公安胡祥雨工作室求助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章小龍稱,自己3歲左右被人從外省帶至當地,近幾年自己一直在私下尋親,但苦于線索有限一直沒有進展,近期因為聽說自己剛來時會說四川話,因此向四川警方求助。
胡祥雨工作室接到該網友求助后,立即與其聯系并指導采集生物樣本入庫。隨后經公安部打拐信息系統盲比,章小龍DNA信息與貴州省桐梓縣公安局在2009年采集錄入的張元濤失蹤案的父母張少榮夫婦DNA信息有疑似比中。同時兩地警方按照公安部打拐信息系統核查要求,分別再次采集張少榮夫婦與章小龍的生物樣本進行復核。2024年11月,公安部打拐信息系統通報部確認:貴州省桐梓縣張少榮夫婦與章小龍符合生物學遺傳關系,章小龍即失蹤兒童張元濤。(圖片/視頻:綿陽公安胡祥雨工作室)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