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探秘、星空觀測、生態溯源、農場實踐、非遺體驗……7月3日,蘇州市姑蘇區科學技術協會、姑蘇區教體文旅委、姑蘇區青少年宮聯合啟動暑期科技研學“星鏈計劃”,點亮青少年繽紛假期。
知行合一,“最美課堂”在路上。今年暑假,姑蘇區深度探索科技資源普惠共享新路徑,創新打造以法治科技、生態科技、紡織科技、智慧農業、紅色科創等五個相互關聯領域為“衛星節點”的“星鏈”研學項目矩陣,為青少年解鎖暑假更多快樂打開方式,賦予“行走的課堂”別樣精彩。
據姑蘇區青少年宮主任楊玲介紹,“高校探秘”星鏈以華東政法大學、蘇州大學為雙核,推出“偵相大白”法治科技研學營、“‘布’一樣的蘇大”主題日線路,帶領小營員接觸法醫學、刑事科學技術等前沿領域,參與非遺緙絲技藝數字化改造、智能紡織材料設計等項目,助推“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的雙向滲透。“自然生態”星鏈則依托鹽城野鹿蕩黃海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展星空觀測、灘涂生態、麋鹿保護等跨學科研學,通過天文望遠鏡實操解析星體運行規律、濕地微生物檢測、麋鹿行為追蹤等“研”途實踐,培養青少年“生態+科技”的復合思維。“智慧農業”星鏈將組織小營員“走進”蘇州未來農業示范園,近距離體驗“智慧農場”無人機植保、無土栽培、AI環境調控等技術應用,感受傳統農耕文化和現代農業科技的魅力。“文化遺產”星鏈將鏈接西安市未央區聯袂開展“一脈中華 東西研學”蘇陜“紅領巾”主題研學實踐活動,搭建東西部青少年科技對話平臺,激發古城文明積淀與時代創新的深度共鳴,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法治科技”星鏈將攜手上海公安博物館開發“勘查科技”主題課程,以科技賦能安全教育,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姑蘇‘星鏈計劃’將全額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五大主題研學鏈活動,‘托’起‘青苗’多彩假期。”楊玲說。
據悉,近年來,姑蘇區科協、區教體文旅委、區青少年宮暢通互動互聯互通渠道,持續擴容姑蘇研學資源聯盟,構建起政校企社協同育人的四維支持體系,形成“課程聯動—資源整合—人才共育”的科技教育生態鏈。區科協黨組書記張杰表示,將深耕“資源鏈”,創新“活動鏈”,延伸“協作鏈”,不斷提升科技研學活動的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夯實青少年“成長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曉青
校對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