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軍裝,他是扎根基層的村支書,干村支書,他又有點“不務正業”,踢起了“蘇超”,穿上球服,他是馳騁 “蘇超” 賽場的熱血球員,而且還是“蘇超”淮安足球隊年齡最大的——39歲。他的身份在退役軍人、村支書、蘇超球員之間切換自如,他就是淮安市漣水縣朱碼街道韓城村村支書戴虎。
訓練備賽的戴虎
6 月 14 日,淮安隊對陣南京隊,39歲的戴虎完成“蘇超”首秀
在部隊時期的戴虎
說村支書戴虎是誰?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說踢蘇超的,現在許多人都知道,戴虎說,“蘇超”讓他火了。初見戴虎,是在沒有訓練任務的清晨。韓城村部,筆挺的襯衫、整潔的西褲、锃亮的皮鞋,精心打理的頭發彰顯著干練氣質。村部 “民情小黑板” 上密密麻麻記錄著當日要務:低保戶家空調安裝進度、橋頭泵站電機維修安排、老小區下水道堵塞疏通協調…… 這些看似瑣碎的事務,卻是他日常工作的重心。而在處理完這些繁雜村務后,他還有一項充滿希望的使命 —— 帶領村里的孩子們踢足球。在他眼中,綠茵場不僅是揮灑汗水的地方,更是讓孩子們遠離手機誘惑,釋放活力、茁壯成長的搖籃,他盼望著這些孩子能在未來成為閃耀的 “小蘇超” 隊員。
現在踢球環境要比以前他們那個年代好得多,但現在的孩子也沒有以前那么皮實,戴虎說,他接觸足球是在朱碼職中讀書時,起初,他只能默默站在場邊,為場上的大哥哥們撿球、助威,通過一次次 “套近乎”,才終于獲得上場機會,這段經歷,成了他與足球緣分的起點,這也是每一個踢球人雷同的經歷。
村支部民情板上戴虎的工作安排 朱鼎兆 攝
節假日,戴虎教孩子們踢球 朱鼎兆 攝
6 月 14 日,淮安隊對陣南京隊,39歲的戴虎完成“蘇超”首秀
中專畢業后,17歲的戴虎成為一名武警水電部隊戰士。執勤、巡邏、帶新兵、參加抗旱救災、山體滑坡搶險任務……他說8年軍營生涯讓他體魄更強健、意志更堅韌。然而,軍營的生活雖充實,卻讓他不得不暫時放下心愛的足球,這也成了那段時光里唯一的遺憾。退役返鄉后,為了生計,他嘗試過各種營生,賣燒烤、販輪胎…… 在生活的磨礪中他不斷前行。后來,憑借出色的能力和踏實的作風,經組織考察培養,他走上了基層工作崗位,去年他被組織從其他村副主任位置上派到韓城村任村支書。
年齡這么大了,能踢得動嗎?39 歲的年齡,在競技體育中已不算年輕,可戴虎卻用實力打破質疑。2025 年,他憑借良好的體能和精湛的球技,成功入選 “蘇超” 淮安隊大名單,司職邊后衛。在這支以年輕人為主的球隊里,他既是經驗豐富的 “老大哥”,也是關鍵時刻的 “定海神針”。6 月 14 日,“蘇超” 第四輪淮安隊與南京隊的比賽中,第 89 分鐘,戴虎替補登場。短短 9 分鐘,他與隊友們緊密協作,成功守住 1:1 的比分。當踏入賽場的那一刻,觀眾席如潮的助威聲瞬間點燃了他的激情,集體榮譽感和城市榮譽感在心中升騰,那些吶喊聲不再是壓力,而是推動他奮力拼搏的強大動力。
插秧季節,戴虎田間地頭了解村民需求
節假日,戴虎帶孩子們踢球 朱鼎兆 攝
節假日,戴虎教孩子們踢球 朱鼎兆 攝
怎么看待村支書本職工作與“蘇超”踢球之間的關系?在戴虎看來,村支書的工作與足球運動有著奇妙的共通之處。作為村支書,凝聚村民力量、共謀鄉村發展是核心;在足球場上,團隊協作同樣至關重要。長期處理村民矛盾糾紛,讓他練就了出色的溝通能力,這種能力在球隊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當年輕隊員因失誤情緒低落時,他總能用調解鄰里糾紛時的耐心與智慧,幫助隊員重拾信心,成為球隊里不可或缺的 “粘合劑”。而參加 “蘇超” 聯賽,也為他打開了新的窗口。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鄉賢通過 “蘇超” 認識了他,這讓他有機會向鄉賢們介紹家鄉的新變化、新發展。以前,他在鄉間給人的印象無非兩個標簽:年輕人、當兵的,現在有多了一個標簽“踢球的”,甚至有的鄉賢給他的評價是:踢得好“蘇超”的退役軍人肯定干得好村支書。“這個評價給我的動力很大。”戴虎笑著說。
戴虎光背與村民一起干農活
戴虎(右)與村干部整治農村環境
談到6月28日淮安客場對陣連云港比賽,戴虎說:“連云港隊實力不容小覷,反正不談友誼,只談比賽,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拎著淮安的龍蝦、連云港的海鮮找‘吳承恩’聊一聊真假美猴王。”
通訊員 喻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朱鼎兆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戴虎提供
校對 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