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斫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6月26日從揚州獲悉,省文旅廳近日公布江蘇省第二批省級非遺工坊名單,揚州有4家入選,天韻琴箏非遺工坊名列其中。據了解,工坊所在的揚州天韻琴箏有限公司位于揚州西郊儀征市劉集鎮工業園區,扎根當地20年,構建起一個在全國琴箏藝術文旅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的產業基地。
一絲不茍
步入天韻琴箏藝術文旅產業基地,明亮開闊的琴箏文化展廳內,形態各異、材質考究的古琴、古箏有序陳列,從古樸典雅的仲尼式、蕉葉式古琴,到工藝繁復、音色清亮的精品古箏,彰顯著千年琴箏文化的底蘊與工藝。琴藝演示廳內,琴師為來訪者現場演奏,樂聲空靈,余音裊裊。生產區域,現代設備與傳統手工技藝和諧共存。“制作古箏是細致活,一臺古箏從開始做到完工要經過上百道工序,古箏制作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天韻琴箏總經理李同志介紹。
據介紹,2023年,劉集鎮工業開票銷售突破100億元大關,成為儀征首家“工業百億鎮”。天韻琴箏的蛻變,是該鎮從工業強鎮向文化名鎮邁進的一個縮影。琴箏產業體驗感強,可以延伸出培訓、研學、演藝等產業形態。基于此,該鎮引導天韻琴箏打造琴箏藝術文旅產業基地項目,目前已建成名師工作室、中國古琴文化史料館、教育部成人教育協會琴箏師資認證中心、古琴研究所等設施。
現場研學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琴箏非遺文化傳播中心專注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學活動的組織、古籍史料的挖掘以及歷史名琴的復刻工作。現已成功復刻出“松石間意”“玉壺冰”等多款經典老琴與名琴,并籌備成立名琴鑒賞中心。基地內,琴箏歷史、人物、技藝、產業系統展示,每年都有上萬人次從全國各地來此研學,親手體驗斫琴等傳統工藝。基地于2022年入選江蘇省重點文旅項目名錄,2024年獲頒“儀征市工業旅游區”,成為揚州文旅版圖上的明珠。
天韻琴箏創始人李同志介紹,天韻琴箏是第一批入駐鎮工業園區的企業,企業創立資金緊張的關鍵時刻,鎮政府甚至主動提供注冊資金支持,解了燃眉之急。還積極協調資源,全力打通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劉集鎮副鎮長詹德健說:“天韻琴箏當時來我們鎮發展時,政府希望企業可以形成特色文化品牌,扎下根來,就從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企業發展。”
產品展示
記者了解到,51歲的李同志為揚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箏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全國樂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樂器協會常務理事、揚州市琴箏協會會長,憑借實干、創新和對品質的追求,使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古箏、古琴等產品年產量超1.5萬臺,遠銷海內外。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李同志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推動樂器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在大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古箏、古琴公益教學。企業年產值超3000萬元,帶動本地及周邊數百名村民就業,實現產業富民。“琴箏興業,不僅僅是經濟行為,也是文化傳承,更是一種責任。”李同志說。
記者采訪獲悉,如今的劉集鎮,正以“古箏+”模式構建全域發展新格局。未來,將打造集古箏文化、創新創業、教育培訓、生活體驗于一體的“古箏文化主題小鎮”。鎮黨委書記陸偉偉表示,希望通過扎實舉措,進一步提升劉集鎮古箏文化的影響力與傳播力,為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訊員 趙磊 劉旋 孫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