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榮耀,綠蔭爭鋒。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第五輪泰州隊VS徐州隊,將于6月29日19:30在泰州體育公園體育場開賽。
當“蘇超”的“戰火”在夏日點燃,云龍山托起徐州的厚重,鳳城河纏繞泰州的溫柔,山水之間,兩座城正以足球為紐帶,讓這個夏天的江淮大地,激蕩著別樣的風情。
山,是徐州的脊梁。云龍山連綿九節如龍蟠,九里山橫亙城北似巨蟒。徐州72座山巒連綿起伏,不僅勾勒出這座城市“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筋骨,更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守護城市的天然屏障。
楚漢相爭時,九里山是韓信十面埋伏的古戰場,戰馬的嘶鳴與兵器的碰撞聲仿佛仍在山間回蕩。自古以來徐州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無數次的金戈鐵馬、烽火狼煙,讓山脈見證了朝代更迭與歲月滄桑。龜山、臥牛山、白云山、馱籃山……每一座看來毫不起眼的山峰,都隱藏著一段厚重的歷史往事。
若說徐州的山是大地隆起的脊梁,刻滿金戈鐵馬的鏗鏘,那么泰州的水便是時光流淌的脈絡,織就漁歌唱晚的溫柔。
地處平原的泰州,沒有高聳昂立的山脈,長江、淮河、黃海在此交融,京杭大運河如銀鏈穿城,溱湖碧波蕩漾,織就“襟江帶海”的錦繡詩篇。平原之上,水是唯一的畫筆,勾勒出李中水上森林公園、興化垛田水鄉澤國般的盛景風情。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水色蔓延處是慢悠悠的泰州。
三水交匯的地理格局,更孕育了泰州包容共生的城市氣質。吳文化的婉約細膩與江淮的質樸豪爽在此和諧共生,這份靈動與精致,在“枕河而居”的溱潼古鎮白墻黛瓦間倒映,在喬園水榭亭臺曲徑處流淌。
山水形勝,終化為人格基因。徐州的山不僅托舉著歷史的烽煙,更淬煉出“力拔山兮”的勇毅;泰州的水不僅滋養著魚米之鄉,更孕育了“上善若水”的智慧。從劉邦的“大風起兮云飛揚”到鄭板橋的“千磨萬擊還堅勁”,從漢兵馬俑的磅礴到溱潼會船節的歡騰,自然的稟賦早已滲透進城市的血脈。
一剛一柔,更在煙火日常中具象化。
泰州人的清晨,在早茶的氤氳熱氣中鋪展。燙干絲絲絲分明如流水,蟹黃包湯汁豐盈似凝露,恰似泰州人對生活“潤物細無聲”的追求,不事張揚,卻在細節處雕琢出精致。水的特質,更升華為對慢節奏、雅生活的文化執念,如同鳳城河的漣漪,將“柔”的哲學滲入日常肌理。
徐州的黃昏,往往在燒烤攤的煙火中落幕。紅焰舔舐著炭爐,肉串在師傅手中翻轉騰挪,油脂滴入炭火,瞬間爆開星星點點的火花。喝酒要“一口悶”,吃肉要“大塊嚼”,這般粗獷奔放,正如徐州人骨子里的豪爽與灑脫:四省通衢的地理錘煉,讓他們以最直白的方式擁抱生活,把“剛”的鋒芒刻進血脈之中。
當歷史的年輪駛入新時代,山水的稟賦正以另一種形態賦能城市發展。
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年產值超2000億元,產品覆蓋二十大門類,十六個主機產品銷量全國第一;泰州醫藥高新區集聚1300多家企業,“4+2”產業體系在疫苗、診斷試劑等細分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徐州的山巒不曾低頭,只是將筋骨化作塔吊的鋼鐵臂膀;泰州的水脈未曾停歇,只是把靈韻注入生物醫藥的分子結構。從九里山的古戰場到“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從溱湖的蘆葦蕩到全國首個醫藥高新區,山水的隱喻從未改變,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在時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
山有脊梁,故能經千年風霜而不倒;水有靈韻,故能潤萬物而不息。如今,當“山魂”與“水韻”在綠茵場相遇,不僅是城市榮耀的角逐,更是兩種地域精神的對話——山水之外,徐泰兩城正以足球為媒介,書寫著“剛柔并濟”的新故事。
文字 | 馬思為
圖片 | 徐州發布往期 泰州發布 泰州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