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全球教育融合與“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的時代背景下,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高質量對外開放為使命擔當,立足“江蘇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全省教育外事工作會議精神,主動融入國家“走出去”戰略,聚焦“高質量發展”主線,持續推動來華留學教育事業穩中有進。
學校充分發揮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技術技能優勢,立足區域特色產業基礎和教育資源,結合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外文化交流新趨勢,構建“輸入質量—過程質量—輸出質量—發展質量”四維一體的質量發展體系,不斷深化“和美”來華留學教育理念,打造中外文化交融、產教融合互促的育人共同體,探索多元協同、可持續、內涵式發展的國際教育新路徑,著力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踐行四維質量協同發展理念
圍繞“輸入—過程—輸出—發展”四維教育質量理念,學校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品牌建設,形成了系統、科學、可持續的來華留學教育工作體系。
在生源拓展方面,學校高度重視國際合作平臺建設,通過“政府推動—校企聯動—市場運作”三位一體的國際招生機制,與越南天虹紡織集團、黑牡丹集團、德永佳集團等實力中資企業與塔吉克斯坦丹加拉國立大學、國際哈中語言學院等優質海外教育機構和企業建立了“1+3”“3+0”等多樣化的聯合培養模式。通過聯合辦學協議的簽訂,明確招生、培養、管理、評估等環節的權責,構建穩定、生源優質的國際合作生態鏈,為選拔、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絲路情懷”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優秀青年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學校還創新招生宣傳方式,借助“互聯網+”平臺立體化展示學校辦學實力和特點、“線上+線下”宣講會,精確推送關鍵信息;制作多語言版本的宣傳片,強化“中文+技能+文化”教育品牌傳播力,提升海外影響力和吸引力。
秉持“以技能為核心、以崗位為導向”的培養理念,學校以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群為牽引,構建“海外學院”“國際聯合學院”及海外實訓基地,形成產教深度融合、教學緊貼產業的育人體系。通過建設高端紡織實訓中心、技術轉移中心、國際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基地等一系列平臺,持續深化“中文+職業技能”課程體系改革,推動專業課程國際化、模塊化、項目化,確保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技能標準“零距離”對接。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大力推行跨國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建立“企業導師+學校教師”雙元育人機制,實現學生“學中做、做中學”的技能提升閉環。
來華留學教育不僅是技術傳播,更是文化交流。學校堅持“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在語言教學與專業課程之外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非遺內容,全面構建具有“鹽城印記、江蘇韻味、中國情愫”的中外文化融合課程體系。
在教材編寫與課程建設中,學校將發繡、藍印花布、瓷刻等國家級和地方級非遺項目有機融合,打造具有沉浸式體驗特色的“悅讀江蘇”中國國情教育課程與實踐基地,促進留學生在語言學習中了解中國、感知江蘇、融入鹽城。
學校還持續開展“讀懂中國”文化體驗活動,如“悅讀鹽城·體驗綠色生態文化”“非遺體驗日”“中國傳統節慶活動”“中外學生文化對話沙龍”等,形成“語言+文化+交流”三位一體的輸出質量提升路徑,著力培養一批講好“中國故事”的留學生“文化使者”。
質量認證是衡量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學校主動對接教育部《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認證標準》,成功通過來華留學生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認證(有效期6年),實現從規范化管理向高質量內涵發展轉型。
通過認證,學校全面梳理和反思當前來華留學教育的制度體系、教學模式、服務機制等短板弱項,圍繞認證反饋意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優化來華留學生日常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未來發展的路徑圖和時間表,形成“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的良性發展機制。
以“和美”理念做強特色品牌
近年來,學校來華留學教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計招收來自俄羅斯、中亞五國、越南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來華留學生1100余人,辦學規模穩居江蘇高職院校前列。
在國家級、省級評比中,學校連續四次榮獲“江蘇省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稱號,入選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育人成效50強”“中國職業院校世界競爭力50強”,充分彰顯了在國際職業教育領域的引領作用。2024年,學校再獲“江蘇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突出貢獻獎”,并成功入選“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卓越合作伙伴”“江蘇高校來華留學生中國國情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由學校承辦的“悅讀江蘇”主題系列活動之“悅讀鹽城·體驗綠色生態文化”被授予“優秀組織獎”,引發中外媒體廣泛關注與積極評價。
2025年3月,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編著出版的《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3年度)》正式發布,我校憑借在國際化辦學領域的顯著成效,成功入選“國際合作卓越高等職業學校(東部地區)”榜單。
“和美”來華留學教育品牌已成為學校對外辦學的重要標簽,形成“語言有特色、技能有深度、文化有溫度”的國際教育形象。通過高質量教育供給與中外人文交流的雙輪驅動,學校正在穩步邁向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
面向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四維質量”發展理念,統籌推進教育國際化、產教融合、文化傳播三大板塊協調發展,進一步擴大教育開放廣度和深度,積極拓展與東盟、拉美等重點區域的合作廣度,探索更多符合中國國情、適應國際標準的高職教育模式。
學校將繼續深化“中文+技能+文化”多層次融合機制,加強來華留學生全流程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夯實育人根基,強化品牌建設,不斷提升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發展的能力,打造“走出去、引進來”的國際合作典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鹽工智慧”和“鹽工方案”。
通訊員 吳建國 孔凱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