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傅,我們來給你理發了!”“王奶奶,今天該給你剪指甲啦!”……每個月固定日子里,阜寧縣的一些老人便會在家中等到一支服務小隊——阜寧縣“暖心到家”服務隊。這支隊伍是阜寧縣為保障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的剛性服務而成立的,專門給全縣符合居家上門服務條件的老人提供理發、修剪指甲和居家清潔等服務,滿足老人“養老不離家”“養老不離鄉鄰”的心愿。
民生是群眾幸福之基。今年來,阜寧縣扎實推動民生工程落地見效,真正把群眾最關心、最需要、最急迫的民生實事辦實、辦好、辦出成效,以實際行動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失能失智特困人員的照護問題一直是社會難點問題,阜寧縣專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工作的通知》,創新建立專業集中康養服務體系,把全縣163名完全失能和重度失能特困人員全部納入集中供養范圍。供養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嚴格按標準配備專業醫護團隊,實行24小時全天候照護。醫護人員每日開展定時巡查和不定時問診,為老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服務。同時,創新實施失能失智特困人員護理保險制度,縣財政每年投入專項資金300余萬元,按照每人每年500元的標準統一投保,給全縣6022名特殊困難群體撐起一張保障網。通過引入專業保險機構參與服務監管,不僅有效緩解了困難家庭的經濟壓力,更讓每位受助對象能獲得規范、持續的護理服務。
健康是群眾最大的幸福,阜寧縣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建立縣域緊密型數字化醫共體建設推進機制,出臺縣域醫共體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目前,醫共體運營發展中心和10個管理中心已經實質化運行,實現醫療、護理、藥事、感控及雙向轉診“同質化”管理,累計服務33.67萬人次,節約患者就醫成本250萬元。縣衛健委還依托信息化平臺支撐,推行預約診療,搭建遠程病理、遠程會診等“互聯網+”醫療平臺,著力解決涉及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防病治病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物業管理雖然是民生小問題,但卻是許多小區的“大痛點”。阜寧縣住建局全面深化小區公共事務公示公開制度,重點圍繞物業費收支、公共水電費分攤、維修資金使用等事項,統一設計制作公共事務公開公示牌共216塊,讓居民及時了解小區各項資金用途。針對“兩節、兩會”等重大節日和重要時段,對全縣燃氣企業開展多輪次抽查,對沿線中壓管網運行安全進行抽查和督查,同時結合全國城鎮燃氣專項整治工作開展要求和本地實際,定期聯合屬地、相關職能部門和燃氣企業開展餐飲場所用氣安全專項檢查,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小切口,大民生,一項項暖心政策、一件件惠民實事,織就了一幅有溫度的幸福畫卷。未來,阜寧縣將繼續加大民生投入,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推動更多民生項目落地見效,書寫更加美好的生活篇章。(郭益成 胡春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