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8日電(張宇琪、梁姊、馬博文)“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活動于7月6日至9日在天津舉辦。這座因港而興的城市迎來了不少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客人。
7日,不少嘉賓選擇將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作為自己天津之旅的首站,深入了解這座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的最新發展成果。
“如今,天津港不僅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大門,更是世界通往中國的大門。”吉爾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舍拉迪爾·巴克特古洛夫迎著天津港的海風這樣感嘆。
作為“一帶一路”海陸交匯點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關鍵節點,這座與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的港口正在見證著中國與世界愈發緊密的聯系。
當諸多上合峰會城市市長、駐華使節、智庫專家齊聚天津港,他們驚嘆于這里的先進技術和聯通意義。“港口中的新技術不僅提升了貨物物流的效率,還提升了通過海洋連接不同地區、連接整個世界的效率。”舍拉迪爾·巴克特古洛夫說。
今年5月,2025年首列天津港經霍爾果斯直達塔什干中亞班列發車,其上載著裝有汽車配件、機械設備等貨物的50個集裝箱。這趟直達中亞的班列,進一步暢通了天津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國際物流通道,為區域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
“多年來,天津港集團積極發揮自身區位優勢,大力推動中歐、中亞班列發展,暢通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貿易通道。”天津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維東說,天津港已開通了至二連浩特、阿拉山口及霍爾果斯的中歐、中亞班列,中歐、中亞班列運量規模常年位居沿海港口前列。
聯通世界,不僅是港口的使命,也是上合的愿景。不少上合組織成員國和中國的領土接壤,甚至共享山脈與河流;如今,他們共享發展機遇。
“與其他全球治理機構或合作平臺相比,上合組織雖然相對年輕,但已經在促進和平與發展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俄羅斯圣彼得堡歐洲大學歐亞研究中心教授伊戈爾·霍達切克說,“上合組織是一個各國基于信任和互利進行交流的平臺。”
中國始終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國家,致力于促進各國之間的良好關系,并慷慨地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和成果。伊戈爾·霍達切克感嘆,將歐亞大陸各國聚集在同一張桌前,并鼓勵大家進行對話和合作本身就是一項重大成就。
在上合組織內,每個國家都有機會表達關切、提出建議。“通過攜手合作,我相信上合國家能夠實現比單獨發展更為顯著的成就。”俄羅斯圣彼得堡歐洲大學政府和公共關系副校長尼基塔·洛馬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