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大院里度過的,不是部隊大院,是軍工單位的大院,我們這些孩子的年齡相差不大,每天做完了功課就玩游戲,幾乎什么游戲都玩過,每天最要練的是彎腰、劈叉,前軟翻、后軟翻,側手翻和倒立,這些我們隨手就能來。昆侖路小學的宣傳隊,我們院子里的孩子就占了十位之多,可見有多厲害!
我們不僅參加校宣傳隊的活動,還專門組織院子里的宣傳隊到處演出,比我大三歲半的徐華是我們的孩子王,她的性格直爽,非常有主見。于是,她帶領我們院子里的宣傳隊員們去南京的鼓樓、山西路、新街口、大行宮到處演出,最牛的是我們坐汽車從來不花錢,一大幫隊員一上車就在車上表演,車上人多時,那些比我們小好幾歲的,一兩個人就可以獨當一面撐起一個場面。車上人少時,四五個人表演一個節目,其他人伴唱,車上的阿姨、叔叔們都給我們鼓掌叫好,非常受歡迎!就這么著,到處演出是我們星期天或寒暑假最樂意做的事。 有一次,車上賣票的阿姨要我買票,我給問住了,不知如何回答,趕緊跟孩子王講,于是她對售票員說:我們是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是宣傳毛澤東思想的,那意思是不用付錢的,售票員說,那也要付錢!這次就算了,以后再上車就要打票了!
從那以后,我們再也不敢坐車去遠的地方了。大都去鼓樓演出。記得有一次,我們站在鼓樓紅霞商店門口,一排人每人拿著一根冰棍,還沒吃完,就已經圍了很多觀眾了,一位小朋友的爸爸等不及了,要求我們快點演出,只見孩子王徐華,三口并兩口嚼下冰棒,把棍子一扔:來吧,我們演出開始!
最得意的是我們以某某某職工子弟宣傳隊的名義報幕,與南京市小紅花在父母單位聯歡演出,我們與他們的節目是穿插著表演的,到底是他們有經驗,演出時還跟我們說,別慌、別慌,表演時千萬別緊張!就這么著,我們經歷過各種演出場地,電影院門口、鼓樓中心的大圓盤都是我們表演的好地方。
還記得跟小學宣傳隊在南京市中心的鼓樓演出,那是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宣傳“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很有必要”的演出。還有就是校宣傳隊去堯化門幾天的勞動和演出,那是我五年級第一次離家過集體生活。
兒時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那些童年記憶和各種兒童游戲成了我現在創作的最好素材,我力爭用作品去表現我們那個時代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