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青年學者、文史作家張守濤的新書《魯迅的朋友圈:魯迅與現代英俊》由新華出版社出版。這本書歷時十年完成,比較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書寫魯迅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關系,尤其探究魯迅對朋友圈眾人的影響,兼具可讀性、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獲得著名魯迅研究專家黃喬生作序及丁帆、徐昭武、謝泳、岳南、許紀霖、王彬彬、閻晶明等名家聯袂推薦。
6月21日,《魯迅的朋友圈》首站分享會在南京魯迅讀書處舉行。魯迅讀書處是魯迅在南京讀書求學的地方,原是魯迅就讀的礦路學堂總辦辦公樓,如今是全國首家魯迅紀念社區。
在分享會中,張守濤首先介紹了魯迅與南京的關系,包括魯迅在南京的讀書生活工作及對南京的懷念、回憶等。他認為,在南京的學習為魯迅后來的成就奠定了基礎,也是魯迅尋求救國之路和走向社會、世界的起點,而讓魯迅一生懷念。魯迅在南京的求學生活,也啟發我們后人要勤奮學習、拓展新知、了解社會,以及不斷磨練自己、立志報效國家。
隨后,張守濤詳細介紹了魯迅精彩的“朋友圈”,如魯迅對朋友的“毒舌”與好評,魯迅對“魯門弟子”、其他左翼作家、其他知識分子的影響。他指出,與魯迅同代的中國“英俊”以及后來的很多現當代知識分子或多或少都受到過魯迅的重要影響。如果說文化的本質在于化人影響人,那魯迅對于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重要影響,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學文化的重要部分及中國現代化的重要資源,有著重要的時代和現實意義,值得認真探究、弘揚。
最后,張守濤講述了魯迅的“朋友圈”現實意義,包括做人要有堅定立場、獨立人格,做事要認真勤奮踏實,朋友交往要真誠注重大節。
張守濤的分享,獲得了現場聽眾的熱烈反響。據悉,《魯迅的朋友圈》分享會還將在南京、北京、上海、紹興等地繼續舉行,讓更多的人了解魯迅與南京的關系,以及更加弘揚、傳承魯迅精神。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