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無錫進入梅雨季節(jié)后
連綿的雨水滋潤了大地
也催生出山間路旁
一叢叢色彩艷麗的野生蘑菇
在社交平臺上
有不少市民曬出了
在寶界山、軍幛古道等地
采摘的形狀各異的蘑菇
小布搜索發(fā)現
部分網友
也在網絡上分享了
雨季采蘑菇的心得
甚至還有網友表示
“大家?guī)兔﹁b別一下
哪些可以吃”
??????
小布緊急提醒??
注意!注意!
品種不明的野生蘑菇
可能含有毒性
網絡上一些鑒別
毒蘑菇的方法并不靠譜
最安全的方式還是
千萬不要隨便食用??
毒蘑菇成無錫人生命威脅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最新報告,2010-2023年,全國50%的家庭食源性疾病由毒蘑菇引起。江蘇省疾控中心統(tǒng)計,2024年食源性疾病事件中,毒蘑菇相關案例增長顯著,無錫、南京、蘇州為高發(fā)三城。
無錫市疾控中心監(jiān)測數據顯示
2015-2024年累計發(fā)生
23起聚集性毒蘑菇中毒事件
致85人發(fā)病、6人死亡
城市公園、小區(qū)綠化帶
逐漸成為毒蘑菇新溫床
致命毒株Top3:致命鵝膏(白毒傘)、肉褐鱗環(huán)柄菇、亞稀褶紅菇(火炭菌),誤食后48小時死亡率超50%。
致命鵝膏(圖源:深圳龍崗疾控)
肉褐鱗環(huán)柄菇(圖源:廣西疾控)
亞稀褶紅菇(圖源:廣西疾控)
鮮艷的蘑菇才有毒?
這些鑒別方法不靠譜!
我國蘑菇種類繁多,已知有毒蘑菇達500多種,其中含劇毒的有40余種。部分人認為可憑形狀、氣味、顏色等特征自行識別毒蘑菇,而實際上,即便經驗豐富的專家也需借助專業(yè)設備才能準確鑒別。
這些鑒定毒蘑菇的方法
都不靠譜
誤區(qū)一:顏色鮮艷的蘑菇有毒
僅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顏色鮮艷的橙蓋鵝膏是美味的食用菌,而一身雪白、看似安全的致命鵝膏則有劇毒。
誤區(qū)二:長在陰暗潮濕處的才有毒
所有的蘑菇都傾向于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跟毒性無關。可以吃的雞腿菇經常在牛屎等動物糞便上“綻放”;而包括白毒傘在內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長在干凈的林地上。
誤區(qū)三:與銀器同煮變黑的蘑菇有毒
毒蘑菇中的毒素多為生物堿,不會與銀發(fā)生化學反應。
誤區(qū)四: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
不少毒蘑菇受傷后既不分泌乳汁也不變色,而部分食用菌,如松乳菇、紅汁乳菇掰開后會流出乳汁。
誤區(qū)五:蟲蟻不食毒蘑菇
一些對蟲蟻、果蠅無害的蘑菇卻對人有致命傷害,如部分劇毒的鵝膏成熟后易長蟲長蛆。
懷疑蘑菇中毒了怎么辦?
遠離毒蘑菇,牢記三個“不”:不采: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菌;不買:對路邊小攤上出售的來路不明的菌類,不要購買、制作和食用;不吃:盡量不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菌。
萬一誤食毒蘑菇該咋辦?
掌握這幾點
盡快就醫(yī)
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短,一旦食用后出現不適,無論癥狀輕重,都應盡快就醫(yī)。
及時催吐
如中毒者出現昏迷,不宜進行人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保留樣本
保留中毒人員食用的野生蘑菇樣本,供專業(yè)人員救治參考。
警惕“假愈期”
急性肝損害型蘑菇中毒在臨床上存在“假愈期”,即患者在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期過后,雖自我感覺已“康復”,但此時體內出現了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若救治不及時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小布溫馨提示
無錫的梅雨季節(jié)
還在持續(xù)
野生蘑菇也將在
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中
繼續(xù)生長蔓延
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請堅決對野生蘑菇說“不”
切勿自行采食野生菌
食用野生菌后
一旦出現胃腸道不適或精神癥狀
請立即就醫(yī)
來源:無錫疾控、央視一套、央視新聞客戶端、國家應急廣播、《朝聞天下》、小紅書@嘰里咕嚕、@遲遲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