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
“蘇超”第五輪焦點戰
“常州VS南京”雨夜開戰
線下觀眾突破3.6萬人
超越此前“蘇超”單場紀錄
直逼英超聯賽場均4萬人次的紀錄
除了比賽本身
不少眼尖的觀眾發現
在理想、江蘇銀行等一眾大品牌中
“東哈·東北街邊燒烤”
與“何小雷鮮鹵”
這兩張“有味道”的廣告牌格外惹眼
一家是湖塘紡織城里的蒼蠅小館
一家是專做常州口味的本地品牌
“蘇超”爆火后
賽場廣告位的價格水漲船高
但主辦方守信踐諾的契約精神
為常州的營商環境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紛紛點贊
(點擊圖片可跳轉閱讀)
有網友戲稱
“常州這是將業余的熱愛精神貫徹到了贊助商上!”
更有網民豎起大拇指
“一塊牌子,看出常州的契約精神和營商環境!”
(上下滑動查看)
“東哈·東北街邊燒烤”
與“何小雷鮮鹵”的成功贊助
像是“蘇超”賽場上的一個小小奇跡
這樣的個體戶“奇跡”
為什么總是發生在常州?
原來,在常州,從燒烤攤到綠茵場,從市井煙火到體育競技,“信義”二字早已融入城市血脈,成為最鮮活的新“特產”。
豎起綠茵場上的“贊助商牌”
節節高漲的賽事熱度,“帶飛”了“蘇超”這個業余聯賽的商業價值。隨著“蘇超”二輪招商的關閉,贊助商數量已經從賽事一開始的6家增至19家。因此,不少網友看到燒烤店不僅擠入一眾上市企業中,連贊助牌尺寸都一樣大時,不禁驚呼“這家燒烤店太有實力了!”
“其實并沒有那么貴。”
這幾天
燒烤店老板娘張敬宇一直在忙著“辟謠”
原來,由于平時幫忙去體校接送外甥女,張敬宇格外關注常州的體育賽事,她偶然看到常州市體育局公眾號發布的招募蘇超常州賽區合作伙伴的消息,早在6月7日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了電話、提交了資料。
何小雷鮮鹵同樣“眼光超群”。“6月4日深夜,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提交了廣告位申請,可能因為是本地品牌,情懷屬性比較鮮明,第二天就得到運營方回復,兩天內就火速通過了審批。”創始人何小雷回憶道。
當“東哈燒烤”的廣告牌出現在蘇超賽場時,張敬宇簡直不敢相信:“旁邊全是大品牌,我們這小店太突兀了!趕緊聯系工作人員怕添麻煩,結果對方特別包容,‘蘇超’真的太接地氣了!”而常州隊不餒不退的精神也讓她倍感鼓舞,“我在常州隊的比賽中,真正看到了普通人的人生,明知道面前有很多難關、也明知道充滿了不易,但我們只想咬緊牙關、拼搏到最后。”
派發共富共享的“營業照牌”
個體工商戶是民營經濟的
“毛細血管”和市場的“神經末梢”
一頭連著創業就業
一頭連著社會煙火
東哈·東北街邊燒烤店從路邊攤做起,到現在店內有四五十位員工,店員小伙劉開鑫樂呵道,“店里生意越來越好,我也希望女朋友更幸福!”面對記者,張敬宇笑著道出創業的艱辛,這個爽朗的90后姑娘,從2022年來常、2023年推著小車在寒夜里謀生,到賣房租門面、如今擁有自己的小店,張敬宇把這一切歸功于常州這座城市的溫度:“辦手續、找攤位,一路都有工作人員幫忙,城管的管理很人性化,我們辦理營業執照甚至只用了1小時。”
她向全國創業者喊話
“常州真的適合奮斗,歡迎大家來!”
擦亮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現在都不需要1小時,
20分鐘就能辦下一張營業執照。”
湖塘鎮便民服務中心
綜合保障中心主任張雅清笑著介紹
一塊“突兀”的贊助廣告牌
折射的是包容納新的營商環境
勃勃生機的草根經濟
更映照著
每一個平凡人擲地有聲的熱愛
在“蘇超”這個接地氣的賽場上、
在常州這塊創新創業的熱土上
每一個普通人都能
為熱愛奔跑、吶喊、義無反顧
每當夜幕降臨,整座城市進入藍調時刻,“東哈·東北街邊燒烤”明黃色的招牌顯得格外溫暖。當暖黃的招牌燈光與滋滋的煙火氣升騰相融,這座城市以柔性治理與雷霆整頓,讓每一家小店找到安身之處。
常州,容得下理想
也容得下煙火氣
容得下千億企業
也容得下街頭攤販
這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城市氣質
才是常州真正的“頂流密碼”
來源:常州市新聞傳媒中心
記者:殷雯馨
攝影:高岷、陸士卿